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十年·行远】柯勇:做“有用”的科研

发布时间:2023-11-12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十年过去了,我始终忘不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南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时的情景。总书记的关心与嘱托促使我从一名懵懂的博士生逐渐成长,明白了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的意义,在需要做出职业选择的时候,坚定地留在了重金属污染防治的科研岗位上。

由迷茫走向笃定

我是一名来自湖北省黄梅县的农村娃,由于对行业和自身发展方向还存在困惑,在中南大学完成了本科阶段学习后我选择了硕博连读。2013年,我已是博士二年级学生,在柴立元教授和闵小波教授的指导下做铅锌冶炼渣水热硫化法回收铅锌研究。当时,我对自己所研究领域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挺有意思,也没那么难”的层面,至于“为什么要做?对国家、对人民的作用在哪?如何做好?”等方面的认识还很不够,在未来发展上深感迷茫。

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工程中心考察,我作为工程中心的博士生代表去到了现场。事后,导师柴立元教授跟我们说,总书记考察时问了他三个问题:这项技术效果怎么样?成本怎么样?是否容易推广?他作答后,总书记还鼓励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

总书记的到来和嘱托,让我切实认识到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是一件国家大事,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从总书记的“三问”中,我明白了做好科研的标准绝不仅仅是发表几篇论文、申请几项专利那么简单,而是要产学研结合,使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和民生建设大领域。

在后来的读博时光里,总书记考察工程中心时跟导师讲的这几句话成为我成长路上的行动指南,常常激励我、鞭策我,促使我走出博士初期的迷茫。做研究时,我也经常用总书记的“三问”问自己,“这项技术效果怎么样?成本怎么样?是否容易推广?”

2016年5月,我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那时,我感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重金属污染防治仍是国家、经济、民生建设的重大需求,因此放弃了进入企业工作的优厚待遇,选择留在中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两年后,我以特聘副教授形式入职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能够继续从事我所热爱和自豪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工作,为国家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自豪。

利国利民的研究

正式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后,我下定决心要做可行性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技术。工作7年来,我聚焦有色行业重金属固废减排与污染控制研究,在重金属冶炼渣有价金属分离回收、高砷固废安全处置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

重金属具有“污染物”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像铅、锌、铜等重金属,如果排到环境中就是“污染物”,而在日常生活中、冶炼中,它们都是“资源”。冶炼行业每年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冶炼渣,但受限于回收技术,废渣中的资源一直得不到有效利用。

为了将这些有用的金属进行回收,我研发了铜离子辅助的砷滤饼铜砷分离、铜冶炼黑铜泥铜砷分离、锌冶炼渣锌强化分离回收等多种技术方法。通过资源化治理的手段把污染物里面有用的东西拿出来,不仅变废为宝,同时解决了污染问题。这项技术成果支撑了团队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发明点之一的“发明污泥活化回流铜砷深度分离技术”,服务于紫金铜业、江铜集团等企业。

将污染物中的“资源”取出来后,废渣中还有一些高危重金属需要安全处理,砷就是其中一种。砷俗称为“砒霜”,毒性极强且不稳定。有色冶炼是我国最主要的砷污染源,年排放砷10万吨以上,超90%以固废形态存在。如果不进行安全处理,流失至环境中扩散迁移,会严重影响生态与国民健康。

为了解决含砷固废安全处置难题,我和团队针对硫化砷渣、含砷石膏渣、砷铁渣等各类含砷固废,研发了铁基新型稳定剂强化稳定、矿渣协同胶凝固化、水热矿化稳定等系列新技术,克服了含砷固废传统水泥固化处置效率低、效果差、增容大等弊端,有效防止了砷污染问题。目前,该技术服务于紫金铜业、大冶有色等冶炼企业,支撑编制了相关技术规范。

不只自己要做“有用”的科研,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在同研究生讨论与设计实验方案时,总是将总书记的“三问”讲给同学们听,告诉他们最终的成果应当符合两个标准:成本尽量低、避免复杂技术,以便于后续产业化的推广应用,让技术真正做到利国利民。未来,我也将和学生们一道,继续以总书记的嘱托为指引,锚定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奋斗目标,努力奋斗,以科研创新成果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审:李三鹏 二审:宗传鑫 三审:朱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