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百炼成金——学院23级冶金工程卓越人才班赴海外实习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7-12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2日,学院组织本科生赴印度尼西亚开展首次海外实习。在学校及学院多部门协调统筹下,由副院长王亲猛带队,专业教师于大伟、夏隆巩随行指导,23级冶金工程卓越班学子在印尼青美邦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本次实习开创了学院本科生赴海外顶尖冶金企业实践的先河,是学院推进“新工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
6月29日,实习队从长沙启程,跨越4000公里抵达印尼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工业园区。抵印当日,学生们立即投入安全教育培训,正式开启专业实践之旅。
实习启程之际,格林美集团董事长许开华教授与师生举行座谈,并围绕“踏浪出海看世界”“冶金固本启新程”“绿色冶金铸未来”等主题展开深度交流。王亲猛副院长在座谈中表示,本次海外实习是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创举,勉励同学们珍惜宝贵学习机会。
在为期两周的现场实习中,师生团队深入学习了企业红土镍矿湿法冶金与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全链条产线,并参观了镍工业博物馆、企业研发中心等。在现场工程师的详细讲解下,学生们系统学习了从低品位红土镍矿采矿、选矿、湿法冶炼到新能源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全流程生产工艺,切身感受全球领先的湿法冶金技术实力。在与青美邦技术团队的专题研讨中,师生们就镍钴回收率提升、生产成本优化、工艺流程改进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参与学生普遍反映,这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学习模式有效激发了专业探索热情。
实习总结会上,师生代表向企业递交了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对企业的精心安排表示衷心感谢。作为学院首批赴海外实习的本科生,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印尼之行收获满满,通过现场学习现代化冶金工艺,不仅开拓了国际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更强化了服务国家与产业的责任担当。
从湘江之滨到赤道镍都,这场跨越山海的实践,既锤炼了学生们的专业真知,更铸就了中国冶金青年走向世界的绿色梦想。本次海外实习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学院在创新本科生培养模式方面开辟了新路径。
据悉,印尼青美邦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PT.QMB NEW ENERGY MATERIALS)是由格林美集团联合青山集团、邦普集团等多家国际行业头部企业投资37亿美元建设的世界领先镍资源湿法冶金(HPAL)与新能源材料绿色工厂,以“科技+智慧+绿色”为理念,全球首个实现红土镍矿到三元正极材料全产业链的企业,年产能15万吨镍金属MHP,总产值超40亿美元。
(一审:刘玲,二审:戴艳阳,三审:王亲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