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学位类别: |  308 工学硕士学位 |  
       |  一级学科代码与名称: |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  
       |  二级学科代码与名称: |  083001 环境科学 083002 环境工程
 |  
       |  执行开始--终止年级: |  2013--2015 |  
       |  制订二级单位: |  冶金与环境学院 |  一、  学科概况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以理工文结合多学科互相渗透的新兴学科,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研究领域为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污染控制、环境质量改善的机理,同时结合相关学科的高新技术,开发污染控制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重点针对有色行业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本学科点拥有“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控制技术工程中心”、“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中心”和“水污染控制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中央环保专项和湖南省重大科技支撑计划课题50余项,形成了有色金属清洁生产与环境评价、有色金属“三废”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矿冶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净化材料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等特色鲜明和前景广阔的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重点掌握有色金属清洁生产与环境评价、有色金属“三废”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矿冶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净化材料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较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外文文献。能在规划部门、工程设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设计、环境规划和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 序号 |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  
       | 1 | 08300203 清洁生产 | Clearner Production |  
       | 2 | 08300204 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 | Control and Remedi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 3 | 08300205 环境评价与规划 |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Plannin |  
       | 4 | 08300201 “三废”污染控制资源化技术及其基础理论 | Resource Technology and Fundamental Theory for Three Wastes Pollution Control |  
       | 5 | 08300202 环境材料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  
       | 6 | 08300101 环境化学 |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  
       | 7 | 08300102 分子生态学 | Molecular Ecology |  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培养要求    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年限为5年。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年,要求修满的总学分在32学分以上。硕士生应修满的公共学位课学分6学分,专业学位课学分14学分,选修课学分6分,培养环节6学分以上,根据个人培养计划按学期选修课程。但每学期选修的总学分一般不超过17学分(不包括《形势与政策》、《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参加《形势与政策》和《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课为2年。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学分要求 
     
      
       |  课程类别 |  学分要求 |  专业学位课分组 |  学分要求 |  分组说明 |  
       |  公共学位课 |  6 | 必修一组 |  3 |  科研方法课 |  
       |  专业学位课 |  14 | 必修二组 |  11 |  专业基础课 |  
       |  选修课 |  6 | 必修三组 | 
 | 
 |  
       |  培养环节 |  6 | 必修四组 | 
 | 
 |  
       |  补修课 |  0 | 必修五组 | 
 | 
 |  
       |  总学分 |  32 | 
 | 
 | 
 |  
       |  学分说明 | 
 |  课程设置   
     
      
       | 课程类别 | 课程号与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说明 |  
       | 01 公共学位课 | 030211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秋季春季 | 
 |  
       | 01 公共学位课 | 0101111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 32 | 2 | 秋季春季 | 
 |  
       | 01 公共学位课 | 050211101 硕士生综合英语 | 128 | 3 | 秋季春季 | 
 |  
       | 11 必选一组 | 070111103 应用统计 | 32 | 2 | 秋季 | 
 |  
       | 11 必选一组 | 070111104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春季 | 
 |  
       | 11 必选一组 | 070111107 数值分析 | 48 | 3 | 秋季春季 | 
 |  
       | 12 必选二组 | 083011401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 32 | 2 | 春季 | 
 |  
       | 12 必选二组 | 083011402 工业水处理 | 32 | 2 | 春季 | 
 |  
       | 12 必选二组 | 083011202 环境工程化学 | 32 | 2 | 春季 | 
 |  
       | 12 必选二组 | 083011407 污染生态学 | 32 | 2 | 春季 | 
 |  
       | 12 必选二组 | 083011301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论 | 48 | 3 | 秋季 | 
 |  
       | 12 必选二组 | 070311306 高等有机化学 | 32 | 2 | 秋季 | 
 |  
       | 12 必选二组 | 070311311 化学热力学 | 32 | 2 | 秋季 | 
 |  
       | 12 必选二组 | 080611412 理论电化学 | 32 | 2 | 秋季 | 
 |  
       | 12 必选二组 | 070311100 高等无机化学 | 32 | 2 | 春季 | 
 |  
       | 12 必选二组 | 083011201 环境工程原理 | 32 | 2 | 秋季 | 
 |  
       | 40 选修课 | 083011403 环境评价与规划 | 32 | 2 | 秋季 | 
 |  
       | 40 选修课 | 083011406 矿冶环境生物技术 | 32 | 2 | 春季 | 
 |  
       | 40 选修课 | 083011404 环境工程设备 | 32 | 2 | 秋季 | 
 |  
       | 40 选修课 | 083011405 环境材料进展 | 32 | 2 | 秋季 | 
 |  
       | 40 选修课 | 083011408 膜分离工程 | 32 | 2 | 春季 | 
 |  
       | 40 选修课 | 083011409 有色冶金污染控制技术 | 36 | 2 | 秋季 | 
 |  
       | 40 选修课 | 080611304 冶金反应工程学 | 32 | 2 | 秋季 | 
 |  
       | 40 选修课 | 070311312 化学动力学 | 32 | 2 | 秋季 | 
 |  
       | 45 培养环节 | 000001801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 
 | 2 | 秋季 | 
 |  
       | 45 培养环节 | 000001802 形势与政策 | 
 | 2 | 秋季 | 
 |  
       | 45 培养环节 | 000001804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 
 | 1 | 秋季 | 
 |  
       | 45 培养环节 | 000001806 社会实践 | 
 | 1 | 秋季 | 
 |    课程说明   六、临床能力训练、社会实践、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是全日制研究生的必修环节。硕士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学时为30学时。 七、学年总结与筛选考核    在每学年放假前,学校组织研究生对一年来的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和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定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 每学期对研究生进行筛选,达到退学规定的研究生要根据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学籍处理。
 
 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应在第一学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在查阅相当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研究生查阅的文献资料应在6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一般应在三分之一以上。 硕士生不得晚于第三学期期中做公开的选题报告。首次选题报告未通过者,应在6个月内补作一次。硕士生选题报告应在科研所(教研室)内公开举行。
 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上填写网络版《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选题报告评审通过后,交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办存档,由研究生助理记载成绩。
 
 
 九、学位论文工作检查与考核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由学院、系(所)负责,分科研所(教研室)组成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论文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检查考核。对存在问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要求。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安排在每年10月中旬进行。 十、发表学术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或接收录用或学术论文初稿经学位委员分会指定的专家评审后达到相应要求)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含1篇),或申请发明专利1项以上(含1项,研究生本人作为发明人排名前三位,每项发明专利只能由1位研究生使用)。接收录用的论文须经指导老师认可。论文应以中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十一、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应按学术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必须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论据可靠,论证充分,推理严谨,逻辑性强,文字通顺,应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有创新理论与应用成果,掌握了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支持,基本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或专门工作的能力。 硕士生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学院按规定分送2位与所研究方向相关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对论文进行预审,预审合格后再送2位与所研究方向相关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对论文进行正式评审,通过专家评审后再组织答辩。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人组成(课题组外专家不少于3人),研究生本人的导师不得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原则上论文评审专家应进入答辩委员会。
 
 十二、主要参加专家    李劼 滕明珺 柴立元 彭兵 秦毅红 霍广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