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学位类别: | 
 |  
       |  专业领域名称 |  430106 冶金工程 |  
       |  执行开始--终止年级: |  2007--2012 |  
       |  制订二级单位: |  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学院 |  一、  专业概况    冶金工程学科是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金属和化合物,并以高效低耗无污染冶金为目标,研究解决与冶金过程相关的资源综合回收、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高附加值材料制备的工程技术学科。冶金工程学科包括六个二级学科: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冶金、电化学工程、冶金环境工程。 本学科点于1981年首批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兼职2人)、博士生导师2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冶金与矿业学科会审专家1人。拥有“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冶金物理化学”和“钢铁冶金”省级重点学科,以及“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冶金污染控制技术工程中心”、“先进电池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稀有金属冶金与材料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大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40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形成了冶金过程强化与节能、冶金新工艺及基础理论、增值冶金(材料冶金)、冶金资源与环境工程、冶金过程及设备的计算机仿真与优化控制等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研究方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0多项,专利授权80多项,出版专著120余部。
 
 二、培养目标    在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冶金、电化学工程、冶金环境工程等方面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金属提取、冶金过程强化与节能、清洁生产与资源循环利用、新材料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科技工作的能力。能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在生产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从事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 序号 |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  
       | 1 | 43010601 冶金过程与节能 | 
 |  
       | 2 | 43010603 增值冶金(材料冶金) | 
 |  
       | 3 | 43010604 冶金资源环境工程 | 
 |  
       | 4 | 43010605 冶金过程及设备的计算机仿真与优化控制 | 
 |  
       | 5 | 43010602 冶金新工艺及其基础理论 | 
 |  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培养要求    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脱产的课程学习时间应在20周以上,课程学习时间约为2年,要求修满的总学分在34学分以上。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工程硕士研究生分两阶段完成学业,在学的最长年限为5年。工程硕士生应修满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12学分,选修课15学分,培养环节2学分。根据个人培养计划按学期选修课程,但每学期选修的课程不超过9学分(不包括《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学分要求 
     
      
       |  课程类别 |  学分要求 |  专业学位课分组 |  学分要求 |  分组说明 |  
       |  公共学位课 |  5 | 必修一组 |  12 |  科研方法课 |  
       |  专业学位课 |  17 | 必修二组 | 
 |  专业基础课 |  
       |  选修课 |  0 | 必修三组 | 
 |  专业核心课 |  
       |  培养环节 |  2 | 必修四组 | 
 |  专业方向课 |  
       |  补修课 |  0 | 必修五组 | 
 | 
 |  
       |  总学分 |  34 | 
 | 
 | 
 |  
       |  学分说明 | 
 |  课程设置   
     
      
       | 课程类别 | 课程号与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说明 |  
       | 01 公共学位课 | 030217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16 | 1 | 秋季春季 | 
 |  
       | 01 公共学位课 | 0101171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秋季春季 | 
 |  
       | 01 公共学位课 | 050217101 专业学位硕士生英语 | 64 | 3 | 秋季春季 | 
 |  
       | 11 必选一组 | 070117101 数值分析 | 32 | 2 | 春季 | 
 |  
       | 11 必选一组 | 080617201 冶金过程计算机模拟 | 32 | 2 | 春季 | 
 |  
       | 11 必选一组 | 080617202 湿法冶金配位化学 | 32 | 2 | 秋季 | 
 |  
       | 11 必选一组 | 080617203 冶金熔体 | 32 | 2 | 秋季 | 
 |  
       | 11 必选一组 | 080617304 冶金反应工程学 | 32 | 2 | 秋季 | 
 |  
       | 11 必选一组 | 070117102 应用统计 | 32 | 2 | 春季 | 
 |  
       | 11 必选一组 | 083017203 理论电化学 | 32 | 2 | 春季 | 
 |  
       | 11 必选一组 | 080617301 冶金热力学 | 32 | 2 | 春季 | 
 |  
       | 11 必选一组 | 080617302 冶金动力学 | 32 | 2 | 春季 | 
 |  
       | 11 必选一组 | 070117103 高等工程数学(在职工程硕士) | 64 | 3 | 春季 | 
 |  
       | 21 限选一组 | 080617402 冶金设备 | 32 | 2 | 秋季 | 
 |  
       | 21 限选一组 | 080617404 功能粉体材料制备 | 32 | 2 | 春季 | 
 |  
       | 21 限选一组 | 080617405 熔盐物理化学 | 32 | 2 | 春季 | 
 |  
       | 21 限选一组 | 080617407 材料化学与工程 | 32 | 2 | 春季 | 
 |  
       | 21 限选一组 | 080617408 有色重金属冶金专论 | 32 | 2 | 春季 | 
 |  
       | 21 限选一组 | 080617410 稀有金属冶金专论 | 32 | 2 | 秋季 | 
 |  
       | 21 限选一组 | 120217101 企业经营战略 | 32 | 2 | 春季 | 
 |  
       | 21 限选一组 | 120217102 管理经济学 | 32 | 2 | 春季 | 
 |  
       | 21 限选一组 | 080617401 高纯金属冶金专论 | 32 | 2 | 秋季 | 
 |  
       | 21 限选一组 | 080617403 冶金电化学 | 32 | 2 | 秋季 | 
 |  
       | 21 限选一组 | 080617406 工业结晶学 | 32 | 2 | 春季 | 
 |  
       | 45 培养环节 | 000001804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 
 | 1 | 秋季 | 必选 |  
       | 45 培养环节 | 000001805 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 
 | 1 | 秋季 | 必选 |    课程说明   六、临床能力训练、社会实践、实践教学     七、学年总结与筛选考核    在第四学期,组织工程硕士生对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定和考核。 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工程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选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的文献资料应在6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一般应占三分之一以上。 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用价值。首次选题未通过者,可在6个月内作补。硕士生选题报告一般在研究所(教研室)内公开组织进行。
 工程硕士生应在修完学分,进入学位论文工作3-6个月完成选题报告。选题报告评审通过后,应填写《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交所在单位存档。
 
 九、学位论文工作检查与考核    学位论文工作中检查由学院、系(所)负责,分科研所(教研室)组成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检查考察。对存在的问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要求,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安排在10月中旬进行。 十、发表学术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或接收录用)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含一篇)。接收录用的须经指导老师认可。论文应以中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十一、学位论文答辩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按学术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已经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的最短工作时间为1年。 十二、主要参加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