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二十岁遇上二十大 | 中南大学:让绿水青山更青春

发布时间:2022-10-14    作者:湖南电台记者郝爽    来源:     浏览次数:


(中南炽金梦)

  走进中南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在的金贵楼,一幅“中南炽金图”挂在左侧墙壁上最显眼的位置,麓山巍巍、湘水悠悠,中南大学与岳麓山、湘江、橘子洲相互交融……低调又无声的表达着中南冶金环境精神。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特聘副教授 颜旭说“我觉得,我们学校的冶金与环境学院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好的一个代表。因为我们冶金的过程就是获取金山银山的一个过程。就是如何(获取)金山银山的同时,也能保持一个绿水金山的状态。”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特聘副教授 颜旭)

  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南大学,了解了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深度净化和回用系统,并予以肯定。埋头科研,攻坚克难,多年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副校长柴立元领衔的这一团队已引领污染防控从末端治理走向源头减排,形成了重金属清洁冶炼源头减污、重金属“三废”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金属污染场地治理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探索一条标本兼治的解决重金属污染新路。

  在20岁的年华遇上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的颜旭如今已经成为了20岁学生的老师。从本科到硕博连读,颜旭一直师从柴立元院士。

  近几年,她先后主持国家“固废资源化”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也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今年,是她从事重金属污染防治相关研究工作的第10个年头。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大四的学生方思雨得益于颜旭的引导在本科阶段就确立了自己以后做科研的目标和方向。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大四的学生 方思雨)

  颜旭:“我们两个一起参与?”

  方思雨:“黑滑石!”

  颜旭:“黑滑石镁和硅元素含量比较多。我们现在具体研究这块石头,看有没有一个有效的方式把硅和镁分离开来,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

  黑滑石盛产于江西,其中蕴含丰富硅和镁元素。硅和镁属于新兴产业的必需原料。2021年,柴立元院士回到家乡江西和当地企业对接中了解到,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不少黑滑石被长期堆放,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探究黑滑石项目的文献和资料也相对较少,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年轻的方思雨主动找到颜旭表达了进一步从事科研的愿望。一块黑滑石,一个小课题,打开了方思雨的新世界。这也是她科研之路的启蒙。

  “做实验的时候,我深刻地记得有一次,焙烧后的黑滑石的粉末要进行水浸。水浸之后再过滤。然后在过滤的时候,我们发现用的那个漏斗,滤了几个小时就是滤不下来。在那个时候突然觉得特别挫败,因为你不知道有什么又快又好的方式。但是最后面还是找到比较好的方法。以前像我们本科或者中学时,老师们把每个实验步骤条条框框都写在黑板上,你按黑板上做绝对不会出错。可到研究生阶段,这些东西,你遇到的问题全部都要自己去解决。”

  从挫败到成功让方思雨这个一只脚刚刚迈进科研的新人逐渐理解了独立,自主,创新的科研精神。当然科研的“方法论”也要注入时代,书写新篇。在研究中心项目讨论室的墙上,就有两幅地图。科研技术应用在哪里,就会在哪个位置插一面红旗。一面面红旗已在国内外“飘扬”。颜旭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思就是不能仅仅停留在论文上面,停留在实验室做研究上面。那些红旗的意思就是我们的技术已经在这些地点实现了应用。国内的话大概是26个省份,300多项工程。现在已经慢慢地扩展到国际上了。”

  如今,中南冶金环境人也如这一面面的红旗一般,在科研领域攻坚克难,有所作为。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成琼文:“国家级人才像我们一个学院38人次,为什么有这么多。通过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来支持青年教师的发展。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有一个广阔的舞台。我们的老师和青年学生聚焦的一些科研项目就是国家的重大项目,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大的担当。”

  一代又一代中南冶金环境人就这样心怀国之大者,传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想抱负,让绿水青山更青春。方思雨:“像比如说我以前吧,就觉得绿水青山就是自然财富,但是现在它更像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这也是我们想要绿水青山,想要把资源有效的利用,想要把我们身边的环境打造地更好的一个原因。这也是我现在理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成琼文:“在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的背景下,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将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绿色、低碳、循环、智能、高端冶金发展理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应用与转化,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